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18个交易日大涨超5500点!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0-11-19 09:43:22

关注金融网
  • 微博
  • QQ
  • 微信
  •   近期,人民币又迎来一波涨势!

      11月18日,美元指数继续走弱,离岸人民币一度升破6.53关口。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169个基点,报6.5593。

      无论是离岸人民币汇率,还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都创下了2018年6月份以来新高。

      如果从今年5月27日7.1765低点算起,到11月18日收盘,在118个交易日内人民币上涨超过5500点,涨幅超过8%。

      有不少人要问了,人民币为何短期积累如此大涨幅?对企业和个人有何影响?

      齐聚多种有利因素,人民币“涨”声一片

      先抑后扬!

      这四个字概括了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走势。

      今年前5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金融动荡、世界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偏弱。5月底,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12年来新低。

      进入6月份以后,人民币汇率又在各种利好因素催化下,一路高歌猛进。

      对于这种走势,外汇局新闻发言人也给出了解释——主要是受到了经济基本面支撑。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条:

      一是,中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将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二是,出口形势良好;

      三是,境外长期资金有序增持人民币资产。

      也就是说,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推动下有所升值。

      那么,如何解释最近几天人民币汇率的强势走势?

      专家认为,除了上述有利因素之外,量化宽松预期下的美元走弱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也支撑人民币升值趋势延续。

      人民币升值,利好“买买买”

      人民币升值,能给个人和进口企业带来不少好处。

      人民币持续升值,相当于个人手中的人民币更加值钱了,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海淘到更多东西。

      就在刚刚结束的“双11”,不少消费者借助人民币升值和节日优惠囤了不少货。数据显示,仅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47.3%。

      买商品如此,买服务也如此。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在外留学的学生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换到更多对应外国货币,降低生活成本。

      对于进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也是好事一桩。

      随着采购成本降低,不少进口企业抓住时机在人民币持续走高阶段赚上一笔。

      双边波动是趋势,企业要学点“绝活”

      未来人民币如何走,这一信息很关键,市场分析人士的判断也存在分歧。

      比如,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推动人民币保持币值稳定的力量在2021年还将延续。

      不过,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从能够反映汇率预期的外汇市场远期、期权相关指标看,汇率预期保持总体稳定,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单边预期。因此,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超调的概率不大。

      虽然未来人民币走势不好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只跌不涨或只涨不跌的货币,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聪明的市场总是能看到硬币的正反两面,既充分认可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同时也高度关注各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使人民币保持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在这种双向波动的市场里,出口企业需要练就一些绝活——汇率风险管理。

      没有“绝活”,是有风险的。所以,面对汇率波动,企业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第一,需要改变人民币不是升就是贬的单边直线性思维,树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意识;

      第二,要合理审慎交易,做好风险评估,对汇率敞口进行适度套保;

      第三,要尽可能控制货币错配,合理安排资产负债币种结构;

      第四,不要把汇率避险工具当做投机套利工具,承担不必要风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统筹:视点工作室 温宝臣)

      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

    相关新闻
    • 收评:三大指数全线上涨创指涨3.55%

      2022年10月14日15时49分
    • 收评:三大指数下跌创指跌2.11%

      2022年02月24日15时17分
    • 冬奥会倒计时247天|微摄直击北京2022年冬奥会(118)

      2021年06月02日16时42分
    • 离岸人民币突然大涨释放的信号

      2025年03月17日16时27分
    • 收评:股指全天强势创指大涨2.77%

      2020年06月30日15时44分
    • 收评:股指震荡下行沪指跌0.56%

      2020年10月14日16时13分
    友情链接
    • 银行网
    • 中国金融网
    • 金融号
    • 微摄
    • 国家摄影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